假山的类型
所谓的假山就是指由人工堆叠起来的山体,究其用料不外乎是土、石二物,所以假山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:
(1)土山。就是不用一石而全用堆土的假山。现在一说假山,好象是专指叠石为山了,其实假山本来就是从土山开始,逐步发展到叠石的。李渔在其《闲情偶记》中说:“用以土代石之法,既减人工,又省物力,且有天然委曲之妙,混假山于真山之中,使人不能辨者,其法莫妙于此。”土山利于植物生长,能形成自然山林的景象,极富野趣,所以在现代城市绿化中有较多的应用。但因江南多雨,易受冲刷,故而多用草坪或地被植物等护坡。在古典园林中,现存的土山则大多限于整个山体的一部分,而非全山,如苏州拙政园雪香云蔚亭的西北隅。
(2)石山。是指全部用石堆叠而成的假山。因它用石极多,所以其体量一般都比较小,李渔所说的“小山用石,大山用土”就是个道理。小山用石,可以充分发挥叠石的技巧,使它变化多端,耐人寻味,况且在小面积范围内,聚土为山势必难成山势,所以庭院中缀景,大多用石,或当庭而立,或依墙而筑,也有兼作登楼的蹬道的,如苏州留园明瑟楼的云梯假山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