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方法**早见于雍正帝年间。雍正二年四月初九日,闽浙总督满保、福建巡抚黄国材上奏道:荔枝盛产于福建地方,小树插桶内种植者,官民家中旨有,其味不亚于大树所产者,此等小树木载船运至通州甚易,并不累及官民,亦无需搬运人夫。是以将臣衙门种植桶内之小荔枝树,于四月开花结果后,即载船由水路运往通州……于六月初,赶在荔枝成熟之季,即可抵达京城。
四月开花结果,然后就开始桶栽,六月初在北方成熟。这方法当真是高明,但文中“并不累及官民”,怕是要算“欺君”了吧。把南方的水土运送到北方以共数月的使用,沿途悉心照顾,这运输量之大难以想象。
清代皇帝对鲜荔的食用/使用方法
在《哈密瓜、蜜荔枝底簿》中详细记载了清代宫廷水果“指标”的分配,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乾隆四十七年乾隆帝到避暑山庄期间,就有详细记载:
初二日,(摘)下荔枝十一个,吊(掉)下六十四个。
上(皇帝)进四个;插瓶用两个;
给裕皇贵妃鲜荔枝二个;愉妃一个;
六阿哥、八阿哥、和敬固伦公主、绵思阿哥、绵亿阿哥、绵惠阿哥每位鲜荔枝一个;
阿桂、诚亲王、三宝、英廉、金简、曹秀先、曹文植、丰珅音德每人鲜荔枝一个;
颖妃、容妃、惇妃、顺妃、诚妃、循妃、林贵人、禄贵人、明贵人、十公主、十一阿哥、十五阿哥、十七阿哥每位鲜荔枝一个;
睿亲王、庄亲王、郑亲王、束亲王、福隆安、和珅、梁国治、董诰、福常安……,每人鲜荔枝一个……
一骑红尘妃子笑,可能荔枝已蔫了
是的,您没有看错。皇帝只有四个可吃,后来的嘉庆皇帝,也就是那时候的十五阿哥,就一个。得宠如和珅这样大臣的就只有一个,他的儿子同样也是驸马爷的丰绅殷德也只有一个。
一想到王公大臣、后妃阿哥们一个个排队跪姿迎接一颗又一颗荔枝,那分发画面真的是……
所以说如苏轼所写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,过去只有“岭南人”才能做到,如果放在北方那相当于把几百名清代阿哥、亲王、妃子、一品大臣的“指标”一个人就都吃完了。
雍正初年时,年羹尧所受的宠爱众所周知,雍正帝曾在夏至送荔枝给他,还下令:六天之内从京师驰驿到西安,珍玩、**、御书时时赐赠。年羹尧在“谢赐鲜荔枝折”中写道:蒙恩谕一道并鲜荔枝四枚,臣敬谨开看,竟有一枚颜色香味丝毫不动,臣再东望九叩,默坐顶礼而后敢以入口也。
看到皇帝特别赏了四颗荔枝,和上文相对应,年羹尧的荣宠可见一斑。这位封疆大吏说自己见了荔枝,就立刻面向东方,三跪九叩,把荔枝举到自己头顶后默然顶礼一番,然后才敢吃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