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类科研人员经过几年努力,发现通过组织培养的试管竹子播种到自然环境中,其生命力可以得到增强、开花几率进一步降低,竹子因为开花而大面积**的情况将有可能得到控制。
竹子开花是一种少见的现象。竹花和竹子的嫩芽十分相似,一旦竹子开花,它们会在同一时间开出小花,而且往往在同一时间内成片开花,开花后原本青翠的竹子会变得枯黄,等花朵凋零之后,也就意味着成片的竹子都会**。2004年四川大量竹子先后开花,大片竹子**,使得当地大熊猫在一度出现食物危机。在**部分地区,一旦竹子开花,往往会有大面积的鼠患发生。
如果将试管里组培恶毒竹子移栽到自然环境中,将会大大降低竹子开花的几率。
“竹子为什么会开花?开花后为什么就会死去?竹子什么时候会开花?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,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专家能够真正回答。我们虽然已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,知道竹子开花后都会死去是由于某个遗传密码在起作用,但究竟是由什么基因控制的,在什么环境里开花,全世界都还没有定论。我们在实验室里研究发现,把竹子安放在逆境里,可以促使竹子开花。而且开花后可以不**,但是在自然环境下,还没能做到这一步。”**竹子生物技术研究专家黄丽春教授说。
虽然竹子开花的秘密至今也没有解开,但在试管里组培的竹子在开了花以后却能够存活,而且试管里组培成功的竹子移植到自然界中,竹子的开花几率得到了降低,也就是说竹子**比例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。
为什么试管竹子可以降低开花几率呢?黄丽春教授说:“我们初步认为这是竹子遗传基因在起作用。因为一般竹子都遗留有好几代竹子遗传下来的基因密码,当各方面因素达到一定条件的时候,竹子就以开花的方式对这组遗传数据进行表达,而后**;而组培出来的试管竹子,由于使用了生物技术,改变了竹子的部分遗传密码,使竹子的基因又恢复了青春,竹子开花的表达时间进行了改变,从而降低竹子开花几率、延长了竹子的寿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