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杂交鲟出售鱼苗下塘前用密眼网拉空塘1次~2次,看是否有野杂鱼、蛙卵、水生昆虫等敌害混入,若发现野鱼或敌害生物,须重新清塘,如发现大型蚤类或蚌壳虫,可用晶体**0.3ppm全池泼洒,然后亩施3.5公斤~4.5公斤尿素肥水,鱼苗下塘时,鱼体用青**10万单位/万尾消毒。,病害防治是饲养桂花鱼的关键技术之一。桂花鱼属于抗病力弱、抗逆性差的鱼类,加上经过多年饲养之后,病原逐年积聚,病害在区域间互相传染,病害通过水源和饲料鱼为主要传播渠道,杂交鲟多栖息于江河缓流区。南方大口鲶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大江河及通江湖泊之中。由于该鱼品质优良,四川省水产研究所**于1985年将杂交鲟进行人工驯化养殖研究。在驯养过程中,能使其食性发生改变,即由原只吃活鱼虾等肉食转变为可吃人工配合饲料,能够适应规模化、集约化人工养殖,经济效益也较高。从1992年起,养殖区域逐步扩大到中南、华东、华南各省、市、自治区,其产量大幅度增加。杂交鲟头宽扁,胸腹部粗短,尾长而侧扁。体表光滑无鳞,皮肤富有粘液。眼小,口大,因而得名。鼻孔每侧2个,前后鼻孔相隔较远,前鼻孔短管状,位于吻端;后鼻孔圆形,位于眼的前上方。上下颌分布有向内倒钩的细齿,成鱼有须2对,幼鱼阶段有须3对。尾鳍中间内凹,上下叶不对称,上叶长于下叶。肠短,有胃。背部及体侧通常灰褐色或黄褐色,腹部灰白色,有黑色小点,各鳍为灰黑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