赣州园林青砖-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,人们对烧结砖的颜色、耐久性能、环保性能越来越关注,加上古建筑的修缮和古文化的复苏,房屋设计师和房地产开发商对青砖、青瓦更是情有独钟。烧结老艺人相继去世,烧结工艺和技术逐渐失传绝灭。目前,我国尚未出现先进的、科学的烧结青砖、青瓦工艺的新式窑炉,还是靠马蹄窑烧结工艺来制作青砖、青瓦产品,笔者记录下古式烧结青砖、青瓦工艺和技术,供同行探讨: 1 砖瓦坯制作工艺 a.所用生产工具:取料用锄头挖,畚箕装泥,人工挑水,用硬木制作不同规格的砖模(有条砖、开砖、刀口砖、城墙砖、16片砖等模)。砌泥料用泥**、泥架等,盖砖用草帘(稻草、绿毛草等纺织)。 b.泥料处理工艺,采用水牛踏踩粘土泥料。人工用砖模制作砖坯,手艺好的一天可打砖块2000块(条砖),一般手艺为1000块,将砖晒在砖埂上,自制白护理,直至进窑为止。 c.后来逐渐改为用抽水机代替人工挑水,碾泥机代替水牛踩泥,用280、300型小砖机代替人工打砖块、塑料布代替草帘盖砖等工艺。 d传统方法用(杉木)制作瓦坯桷,一个圆瓦坯桷打开为四片瓦,手艺好的一天可制作500个瓦坯桷(即2000块瓦),一般手艺为250个瓦坯桷(即1000块),后来改为用小型制瓦机代替人工用瓦桷制瓦工艺,至今瓦桷已绝迹。 2 马蹄窑制作工艺 a.传统窑型有无窑顶的和有窑顶的三圆弧形、五脚窑、七脚窑、九脚窑等两类窑炉,窑后面设置三个烟囱、一个窑门和一个烧窑用炉膛,炉膛设有炉条,可砖瓦混烧不能用煤作燃料,属间歇窑炉。 b.后来改为圆窑,摩门对称(即窑的后面)设置一个烟囱,窑顶平烟囱台以上加高3.5 m,可增加抽力,加速焙烧。窑门设置长方形炉膛(长1.1米,宽为0.8米),膛内架炉条焙烧,合理供氧,节约燃料,可用煤作燃料。窑身的侧面1.5 m高处设置一个窑门,便于操作工人进、出窑,其亦属于间歇窑炉。 c.建造(圆窑直径为5-6 m,窑高度为6.5~7 m)的有顶圆窑,其可装普通砖(6~7万块)。用废弃物焙烧一个窑约需6 d,用烟煤烧需7 d,装窑3 d,出窑3 d,用水冷却为2.5 d,合计为(14.5~15.5)d。 d.新建圆窑时,窑基础、窑门、炉膛、烟囱、窑前面外层用熟砖浆砌,其余部位可用砖坯浆砌。窑身砌到4.5 m高处时为平窑墙,开始向窑中心按比例收缩砌砖,直至窑顶为止,窑顶中间设置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