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日当头,村民游显英在家里简单吃过饭后,就急匆匆地赶到了村旁的马尾松林。他到这里不是为了躲阴凉,而是照顾生长在林下的大片灵芝。“咱们的种植基地配备了智慧灵芝弥雾系统,气温一升高就会持续喷出水雾,为灵芝‘降温解渴’,保持其湿润的生长环境。”游显英说,“以前砍树卖木材,现在林下种药材,每亩年收入从300元涨到1.2万元,这些灵芝可是我们村里的宝贝。”重庆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,47.6%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优质野生中药材富集地。如今,涪陵全区野生中药材种类已达3000余种,全区常年野生中药材干品产量达6500余吨,产值超3亿元。自重庆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,涪陵区在太极、天同生态农业等中药材龙头企业带动下,通过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,推动全区中药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,种植品种不断丰富,产量产值稳定上升。在涪陵区大顺镇,农户们以林地经营权入股,不仅获得520万元流转收入,还通过“政府+企业+村集体+农户”的联营模式,分享项目资金量化的600万元股权分红,从多花黄精、淫羊藿,到灵芝、厚朴,再到紫苏、四季青,镇里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,并辐射带动周边10个乡镇种植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