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,林场技术员小郭已带着测量仪走进坂里工区。测量发现,去年改造的这片桉树林,日均高生长量超过2厘米。岩溪林场作为福建省首批现代林场试点,通过科学营林体系构建、桉树全周期培育模式创新、“漳州两票”机制探索,走出了一条具有南方特色的国有林场转型新路。“以前造林是‘见缝插针’,现在是‘量体裁衣’。”长泰岩溪国有林场场长汤建福说,通过实施适地适树三级梯度改造,林场构建起“速生-珍贵-景观”三位一体的立体营林体系。三大功能带清晰呈现。海拔500米以下,通过林分改造、联营扩大林地等措施,将坂里工区9000亩低效杉木、马尾松林定向更替为桉树速丰林。结合“延长轮伐期+精准施肥”措施,使15年生桉树每亩蓄积量突破25立方米,较传统模式提升60%。海拔500米以上,将有霜冻的桉树林改种火力楠、红锥等珍贵树种和乡土树种。在风害较严重区建立“珍贵树种+萌芽条保育”的复层林系统,保留桉树萌芽条形成垂直郁闭结构。将低海拔湿度大的桉树林改种尾细桉、灰木莲、香樟、火力楠等树种,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和蓄积量。场部周边建成3.2公里福建山樱花生态廊道,搭配黄花风铃木等景观树种,形成碳汇提升与生态服务双功能模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