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红株蕉形态特征 茎干:植株直立,灌木状,高1-3米,茎皮呈灰白至灰褐色,茎粗1-3厘米,有时稍分枝,根系白色。 叶片:叶聚生于茎或枝的上端,呈二列状旋转聚生,形如伞状,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25-50厘米,宽5-10厘米,中脉显著,侧脉羽状平行,全缘,革质或刚硬,叶色有绿、紫红,或鲜红和红褐间杂的变种。 花与果实:圆锥花序着生在茎顶的叶腋间,具肉质总梗,小花颜色多变,有淡黄,紫红、堇紫及粉红等色。果为小浆果,呈穗状着生,成熟时为红色。 生长习性 光照:对光照适应性强,全日照、半日照或荫蔽处均能生长,但以半日照或日照的60%-70%生长最佳,每日有半天的直射日光较好,光照过强易出现日灼病,光线太暗则色彩不鲜艳,叶片发白。 温度:喜高温、高湿气候,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-25℃,越冬温度应保持在10-20℃,冬季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。 土壤: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喜保水力强的腐叶土,同时也能在薄土壤中生长,但不耐盐碱,植于碱性土壤中叶片易黄,新叶失色。